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2:52
字数:659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平州城离榆关约有七十里地,李诚中已经打算好了,就从这七十里地开始练兵。首先要训练的就是行军,一支不能连续急行军的军队,是没有多少战斗力可言的。因此,他将这七十里地划分为七段,每段十里。

    此刻离天黑尚有一个多时辰,按照李诚中的吩咐,所有军兵都配发兵刃,或拿刀盾、或持木枪,伙长以上军官还必须戴上皮盔皮甲。出发前,他将除了赵大之外的九个伙长叫到身边,宣布了今夜行军的计划。按照计划,甲都以各伙为一组,开始急行军,无论以任何方法,今夜前必须赶到十里外小松坡,先赶到的五组可以就地休息,后四组则必须为前五组的弟兄烧饭烧水。到达时以每伙最后一人为准,只要有一人不到,全伙便算未到。

    这个计划一宣布,各伙伙长情绪都被调动起来,纷纷摩拳擦掌,准备相互比划一番。李诚中留给各伙一炷香时分预作规划和准备,同时与冯道约好,天黑前就在小松坡会合。冯道有些诧异的旁观了李诚中宣布命令的整个过程,小声问道:“李陪戎,若是中途有兵逃了,却如何是好?”

    李诚中一笑,道:“逃了便逃了,能剩下多少人,甲都就带多少人去榆关。这也算二次选拔。”

    冯道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便催促着民夫们赶车先行。赵大随同民夫营出发,因为甲都只有九十人的缘故,他干脆就没领兵,只是顶着一个陪戎副尉、伙长的衔头,仍旧干着他的老本行。

    等再次整好队伍,李诚中一挥手,率先和姜苗开始小跑起来。全都九十人霎时间散乱成一锅粥,没头没脑跟着跑了出去。王大郎还大声呼喝着和钟四郎较劲:“四郎,某先去了啊,你们慢慢来,到时候给某烧顿好饭菜!”说罢,当先冲了出去。

    这些兵乱哄哄向东狂奔,反而把李诚中和姜苗甩到了最后,姜苗有些着急,想要提起奔行速度,却被李诚中拉住:“别着急,慢慢来,跟着我的步调跑,那帮兔崽子一会儿就跑不动了。”

    果然不出李诚中的预料,没跑出二里地,就见一些兵弯着腰,喘着粗气在路边歇息,还有一些意志坚强点的,拄着木枪一步一步往前挪。李诚中脚步轻快的一路超越了这些掉队的兵,回头看了看姜苗,姜苗却兀自仍有余力。

    等跑到三里地外的时候,就见前面钟四郎正在原地休息,手下一伙儿弟兄倒是都在,李诚中点了点头,继续超越。再往前,李诚中和姜苗逐渐超越了各伙,包括手下弟兄都齐全的孟徐兴和焦成乔两伙,先行出发的民夫车队,以及一路上的许多掉队兵卒。

    不得不说,王大郎还真是能跑,李诚中和姜苗离小松破只有一里多地的时候,才追上了拄着木枪一步一步往前挪的王大郎,不过王大郎身边没有旁人了,只剩他一个光杆伙长,同伙的所有弟兄都被他甩到了身后。

    跑到一半路的时候,姜苗实在有些跑不动了,李诚中知道这是到了奔跑的临界点,过了这个点就没事,便拽着姜苗不让他停。果然,到了小松坡的时候,姜苗反而脸色缓了过来,只是不停的咳嗽,喘着粗气。

    李诚中摘了一根树枝,就在小松坡上等候,第一个到达的是王大郎,他一边喘气一边笑着,大声宣布自己是第一,却被李诚中用树枝抽打了几下,不准他躺下休息,只是让他四处走动。姜苗已经恢复过来,问了李诚中不许别人歇息的原因,便也有样学样,掰下根树枝,呼喝着让随后赶到的兵卒走动,遇到躺下的就直接拽起来,让他们站着活动手脚。

    等到天黑的时候,甲都绝大部分弟兄都赶到了小松坡,因为李诚中事先要求过必须全伙到齐才能作数,因此第一名并非王大郎的伙,而是孟徐兴和焦成乔,这两个伙是同时到达的。第三支完整到达的是钟四郎的伙,他注意到了李诚中要求里的“不准掉队一人”的要求,因此路上宁愿牺牲速度,也要让两名不擅奔跑的弟兄跟上队伍,反而拿到了第三名。

    第一个到达的王大郎十分焦急,他就站在路边不停的张望着,每到一个自己伙里的弟兄就上去踹上一脚,骂一声“你他娘的就不能快一点!”等钟四郎的伙到达小松坡的时候,他已经快出离愤怒了,这种愤怒维持了没有多长时间,就转为泄气。当天黑的时候,全都各伙都已到齐,唯独他的伙里还差两人。

    王大郎有些哭丧着脸的看向李诚中,李诚中冷着脸问:“还差两个?你说怎么办?”

    王大郎咬了咬牙,拔脚就往来路去了。李诚中看向他伙里其他人,又道:“你们就看着伙长自己去找?真是好兵啊!”那几人面面相觑了片刻,便也跟上了王大郎。

    李诚中没有拿民夫营当外人,相反,他很愿意将这些青壮也看做自己人,因此,他毫不客气的要求冯道指挥民夫们开始搭建军帐,卸下粮食。冯道丝毫没有介意李诚中使唤自己,完全配合着让民夫们忙活起来。当然,烧饭烧水的事情没有让民夫们干,作为惩罚措施,这是专门留给排名在第六之后的那几个伙的事务。

    小松坡上顿时喧闹起来,先到的人尽情享受着后到之人的服侍,后到之人不甘的发誓赌咒着,宣称第二日的比试里一定要赢。双方你来我往,嬉笑怒骂,各种口水混杂在一起。

    晚饭吃罢,夜已深了,王大郎的伙还没有回来。李诚中独自站立在松坡之上,遥望来路,那里仍是一片漆黑。等了一会儿,他回头一看,就见甲都弟兄们都站在身后,同样在向来路张望。李诚中挥了挥手,吩咐大伙儿都回帐歇息,自己则继续转过头来等候。又过了一会儿,他又转过来,见弟兄们还在原地,便道:“怎么都不去歇息?”

    姜苗上前一步,小声道:“大伙儿说要一起等。”

    李诚中点了点头,便不去管了,仍旧立于原地。忽见来路亮起一支火把,隐约见人影晃动,等过了一会儿,李诚中终于松了口气,当先手持火把的正是王大郎。往他身后一数,全伙十人,尽数到齐。却原来那两人方位感不太好,和大伙儿走岔了道。

    王大郎见全都弟兄都在等着自己,惭愧的低着头上前,支支吾吾道:“陪戎......抱歉得紧......”

    李诚中点了点头,没等他说完,抢先道:“别跟我说抱歉,因为你们,全都弟兄都没歇息,带领你的伙,向各伙弟兄致歉。”

    王大郎正要带领手下弟兄挨个致歉,却早被众人拉了过去,七嘴八舌的将热汤热饭送了过来,营地里又是好一番热闹。

    李诚中一笑,便命姜苗安排人手值夜,却见冯道也没歇息,正在一旁看着自己,便上前道:“那什么......冯老弟,还不睡?”

    冯道欠身:“李陪戎,可以叫某可道。李陪戎的手下可真是相互间亲近得很,听说都是头一天征募来的?”

    李诚中道:“是啊,可道老弟,都是昨日征募的,你看,一个都没逃,还不错吧?”

    冯道点点头:“陪戎带兵有方,可道佩服。”

    李诚中嘿嘿一乐:“这算什么,还没开始呢。”看着火光下打成一片的甲都弟兄,他发自内心的生出一种说不出来的舒坦和畅怀。当“连长”的滋味还是蛮不错的嘛,李诚中咂咂嘴,心里如是想。

    姜苗凑了过来,小声问:“李郎,明日还是如此么?大伙儿想问问是否继续比试。”

    李诚中点头道:“当然!怎么了?有人不想比了?”

    姜苗摇头:“他们说,想问李郎讨要半个时辰,各伙儿都要好好计议一番明日的走法。”甲都是由原健卒营老兵为基干搭建起来的军官架子,这些伙长们都一直按照健卒营的规矩,每天戊时入睡,此刻便想要晚些再休息。

    李诚中一乐:“也好,便给大伙儿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歇宿。”

    姜苗传下令去,不多时,各营帐内重新亮起灯火,李诚中围着小小的营地转了一圈,就见各处帐中人影憧憧,不时传出轻微的议论声。总算有了些生气啊,李诚中欣慰的点了点头。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