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6:20
字数:869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众人散去后,李诚中专门将裴頲叫过来:“裴大相,我有件私事还需大相帮忙。”

    裴頲忙道:“都督何事,但说无妨。”

    李诚中道:“嗯,听说乌太傅家女娘颇有德名,这个......恩......我想请裴大相帮忙上门提亲,李某欲纳位妾室。”

    裴頲笑道:“这个好说,裴某立刻登门提都督走一趟。”

    李诚中拱手:“如此,多谢了。”

    裴頲刚走两步,又回过身来:“乌太傅家有待嫁女娘三人,不知都督有中意者否?适才都督所言‘德名’,嗯,乌太傅有位幼妹,一直待字闺中,年岁倒是只比都督大三岁,不过品德显于上京......”

    李诚中差点晕菜,这要是不说一声,自己岂不是娶错了,忙道:“李某所听闻的,是名唤云素的乌氏娘子。”

    裴頲恍然:“某听说过,容颜秀丽,堪称上京第一,推拒了不知多少豪门子弟。不过都督放心,某定为都督玉成此事!”

    听说纳妾的是大唐都督,保媒的又是当朝大相,乌胤度自然不会拒绝,能和李诚中拉上关系,这可是如今整个渤海国上上下下人等最为热切的期盼,只不过乌胤度有些遗憾,要是能够成为正妻,那该多好!

    听说太傅嫁女,各氏门阀都眼红不已,高明熏挨个盘算了自家的几个嫡女,最后无奈叹息——这一代高氏没有几个容颜出色的女娘,送到李都督面前,只能徒惹耻笑而已。高氏没有,但其他几氏有!他们也纷纷找上门来,竭力向李诚中推荐自家女娘,就连大氏都动了心思,大封裔安排了个场合,向李诚中郑重推荐自己的幼妹。

    李诚中这些天不经意的在各种场合被安排了多次“相亲”,但他的眼光却已经被乌氏女娘提高了一大截,这些门阀之女虽然都堪称佳丽,可和乌氏女娘一比,就黯淡得没边了。再加上每天晚间长乐宫中安排的各种带色的小游戏,李诚中早就对平常的所谓美人不屑一顾。只是,乌云素既然安排了待嫁,这些天都不曾出现,倒令李诚中有些遗憾。

    不过他也没有浪费,自己吃了肉,自然要让兄弟们跟着喝汤的。营州军是一个年轻的集体,年轻到绝大部分高层都没有娶妻,这些佳丽自己虽然看不上,但都受过极好的教育,不仅容貌端庄,而且知书达理,是手下弟兄们的良配人选。

    李诚中将自己的想法很直白的告诉了大封裔,说希望为自己手下的弟兄们挑选一些妻妾。当然,李诚中很反对大包大揽,他的想法是,在渤海国高门之中选择一批待嫁女娘,带回柳城后交由自己的妾室婉枝来管束,学学医术、学学舞蹈什么的,让军官们自己去勾搭,只要两情相悦,李诚中就极力促成。

    让豪门女子出头露面倒没什么,这个时代女子的开放度远远大于后世,何况这些女娘去了柳城后由“都督夫人”亲手管束,想来也不会吃什么苦头。关键是一大批渤海女子集体嫁给营州都督府众军将,其对渤海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大封裔当即一口答允,并将之作为国内当前最重要的事务来处理。

    于是,五京之内开始了大规模的“选秀”,经过严格筛选之后,百名女娘获得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她们将先往柳城,在婉枝的管束下学习,在之后的几年里,通过与营州军高层军将们的接触,光明正大的私定终身。

    百驾车轿集体离开上京的场面是相当壮观的,自李诚中以下,营州军军官全体前往送行,大伙儿眼馋欲滴,那副竞相流口水的样子,让李诚中好一阵发笑。

    “真是......壮观啊!”王义簿不停赞叹,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都督对咱们不薄!”钟韶道,他盯着倒数第二驾车轿,事前他已经打听过,车轿中的女娘是杨氏之女,他看过一眼之后便无法忘怀。

    王义薄眼光比较毒,早就关注上了其中几位出色的女娘:“嗯,都督确实仗义。话说回来,某观杨氏之女、纪氏之女、崔氏之女都很不错......”

    钟韶忽然冷冷道:“杨氏之女不许你动,其他随便。”

    王义薄一呆,道:“凭什么!”

    钟韶淡淡道:“你敢动杨氏之女,回头某就去约绿釉娘子,和龙山景色不错,绿釉娘子早就想去玩赏了。”

    王义簿大怒:“好你个姓钟的!你敢!”随即颓然:“好吧,某不动就是,你也不许找绿釉。”又奇道:“绿釉喜欢和龙山的景色?真的么?嗯,那里确实不错......咦,你怎么知道绿釉......”继而破口大骂:“钟四,你敢背着某去勾搭绿釉,某跟你拼了!”扯住钟韶就要施以老拳,钟韶掉头就跑,转眼便躲入人群中没了踪迹,只气得王义簿恨恨不已:“钟四,你给老子出来,再不出来,老子把你当年吃人血的事情抖落开,看你还怎么勾搭杨氏女娘!”

    一旁的千牛卫大将军杨玄恩听得就是一阵恶寒:这些唐军都什么人啊?那个钟都虞竟然还吃人血......坏了,似乎说的是某家亲女......他关心则乱,上前拉住王义薄问:“王指挥,你适才说,钟都虞......”

    王义簿嘿嘿怪笑,笑得杨玄恩更是头皮发麻,连忙寻思怎生想个办法,找人赶过去知会一下自家亲女,千万莫跟姓钟的搭话。

    除了为自己手下一大批单身汉们解决个人问题外,李诚中还要将精力集中到战利品上。这次的征伐渤海可谓收获极大,大得他晚上睡觉都会笑醒。

    首先是两万七千余名战俘,这些战俘可都是青壮啊!对于人丁缺乏的营州来说,这就是一笔极大的财富!如今营州建设飞速向前,在在都需要人力,耕田需要人、作坊需要人、矿山需要人、放牧需要人、哪里都需要人。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青壮都是极好的兵员。他们虽然在战事中表现惨了点,但这不过是在渤海军中的表现而已,李诚中有信心,按照自己的训练方法调教出来军士,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当然,为了让这些渤海青壮安心在营州生活,就必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何谓后顾之忧,自然是家人!李诚中向大封裔和裴頲提出,要将这些战俘的家人也接往渤海,这一要求倒令两人有些感动。大唐果然是王师,就算对待俘虏也是那么仁义,大唐都督居然还为战俘考虑,想要帮助他们举家团圆!

    战俘们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力,他们前往营州,整个家便等于失去了主心骨。忽然听说唐军愿意让战俘家眷跟随前往,这一条消息无疑具有极大的震动力,当即令数万家庭喜极而泣。

    自第一批战俘及家人启程,至最后一批到达营州,整个迁徙过程耗时两个多月,共迁徙九万三千余口。整个营州长史府忙碌的运转起来,将这些渤海人丁分别安置在柳城、燕郡和锦县三地,极大的减缓了营州劳动力缺乏的弊端,为营州的建设提供了庞大的劳动力基础——在这个时代,劳动力指的不仅仅是青壮,就连老人和妇女,有时甚至是幼童,都是劳动力的一份子。

    除了战俘,还有作为罪囚的朱氏、金氏和崔氏等族上千人,这些罪囚和普通战俘不一样,他们大部分都有比较高的文化学识,其中还有许多是各家自己培养的工匠,这些人的迁入,对于营州来说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除了人丁外,征伐渤海取得的第二笔战利品无疑要现实得多。这笔战利品就是物资,具有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国库支付的大唐军费,其二为抄没的三氏家财。

    王师受大封裔和裴頲邀请而来,这笔军费自然要着落在渤海国国库上面。具体的细节李诚中并不去谈,这些东西都由怀约联军八虞候之一的崔和去谈。崔和终于将他的才能彻底展现了出来,在和渤海国高官的谈判中,充分施展了“狮子大开口”、“锱铢必较”、“哭贫苦穷”、“夸大耗靡”、“偷换概念”等诸般技巧,几乎将渤海国库搬走了三成。

    在这些技巧的熟练运用中,他给渤海官员算了一笔细账:每名士兵的征募费、训练费、装备费、日常饭食耗费、每月军饷支出、作战中损耗的兵甲弓矢、战损士兵的抚恤养老......

    什么?士兵的训练和征募你们不管?怎么可能,没有这些支出,大唐怎么组建得起来如此能征善战的军队?其能征善战的军力可都和这些支出是紧密相关的!不信俺们的战力?要不要试试?

    什么?听说我们唐军没什么折损?不想出抚恤?拜托你用脑子想想,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俺们出来的时候可是有大军五千的!如今已经折损了一半多了!笑话,怎么可能“零伤亡”,你听谁说的?要不咱们打一打,看看你们能不能零伤亡!

    什么?营州这个月的作坊生产不归你们管?你去问问,为了这次东征,俺们营州付出了多大代价,柳城和燕郡的所有作坊都在努力开工,就为了弥补消耗!这次消耗不大?要不咱们拉开试试,看你们打仗消耗大不大!

    什么?契丹人不能算在里面?某告诉你,你说话一定小心些!契丹人也是怀约虞候联席 本部成员,而且比你们先加入本部!要不你们自己去找契丹人问问,看看他们同不同意替你们白白打仗!

    ......以上只能简略描述一下双方争辩的激烈程度,但不管如何,渤海还是拿出了他们的诚意,支付了总价值超过一百万贯的各类物资,其中有金银、铜钱、粮食、布帛、铁器、牛羊、珍贵草药等等,当然也包括他们的特产:扶余鹿、鄚颉豕和率宾马。

    而抄没的三氏财货也不出意料之外的丰硕,总价值达八十万贯之巨!

    由上京至西京,由西京至辽城,由辽城至怀远、再至燕郡和柳城的通道上,一架架大车络绎不绝,一群群牲畜挤满了路途。这种繁华的场面持续了一个多月,让整条通道迅速热闹起来,过去空无一人的辽城竟然重新开始有了迁入的百姓!

    李诚中对于二十年后阿保机建立的大辽为何会忽然之间强盛起来的原因有了一丝明悟,当他重重拍着崔和的肩膀不住口夸赞他时,崔和叹了口气:“都督,其实某还是小家子气了一点。”

    李诚中诧异道:“为何这么说?知道你干了什么吗?你为营州挣到了整个卢龙节度一年半的收入!足足一年半!整个卢龙十三州!”

    崔和却摇了摇头:“都督,你不知道,立国二百年未逢大事,整个渤海之富,不是咱们能够想象得到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