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5:11
字数:760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自从李诚中占据柳城之后,品部诸位长老的日子就不太得意。撇开一直在“中南海”中努力读书的小郎君兀里不说,其他长老都失去了往日大权在握的得意和风光,行事之间也小心翼翼。

    已是深夜,品部长老骨里浑的宅中才开始摆出酒宴,接到邀请前来入席的共有三位,此刻只到了两人,便是长老丹朱木和长老于赖二人。丹朱木年已六十七岁,这个岁数已经可以称得上“高寿”二字,无论放之草原亦或中原腹地,都是少有的。而于赖则刚过三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期,双耳上扎着狼牙骨钉,一副彪悍的神色。

    只不过往日再彪悍的角色,此刻也只是意气消沉,并且时不时的抱怨几句,发泄发泄心头对现状的不满。

    “昨日去古思家赴宴,这厮居然成了教化司军法处的押衙军官,席间骄横不可一世,目中无人,言语间对我诸多不敬,眼中哪里还有我这个长老!哼,往日一个放牧小儿,如今也欺到了我的头上。这是个什么世道?”

    白狼山军校第一期学员毕业后,都已经分入了军职。其中以古思、斡麻里和阿柱三个契丹人的任命最为引人注目。古思成为教化司军法处押衙,斡麻里成了骑兵营乙都左队队正,阿柱则进入中营斥候都担任队正,一时间成了契丹人中的风云人物。有了这三人做榜样,契丹人中的青壮眼热之余,更是踊跃应募从军,只可惜现在营州军不募新兵,只是征召预备营,而且只在小凌河征兵。就算如此,也有一些契丹年轻人赶赴小凌河征募处,应募这个所谓的预备营。

    其实昨夜古思家摆宴的时候,对于赖这个族中长老并无不敬之意,席间坐居上位不说,古思家人也没少去敬酒。只不过于赖满肚子怨气得不到发泄,怎么看对方都觉得不顺眼,因此才有这番抱怨。从内心深处而言,于赖也想从军,只不过限于自己过去品部长老的身份,属于营州军虽然没有明言,却在事实上监管着的对象,他的从军以重搏富贵之愿也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什么世道?——是李诚中当道之世,是咱们品部没落之世。”骨里浑道。

    在营州长史府的强势宣教之下,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大唐子民”的概念已经逐渐进入人心,人们相逢之时,自称“唐人”成为时尚,奚人、契丹人、靺鞨人等称呼成为了明令的禁区,若是有人在公开场合提什么族群的事情,往往会被扣以分裂分子的大帽子。在这种大环境下,长史府制定的各项治策都不分族群,都是针对唐人而言,你如果不认为自己是唐人,那么对不起,这些治策你就享受不到。

    “再这么下去,咱们品部还怎么延续?也不知小郎君和大长老都怎么想的。”于赖又感叹了一句话,言语中透着万般无奈。

    骨里浑冷笑道:“怎么想?还能怎么想?小郎君被圈禁在姓李的府中读书,上次我去拜访的时候,满嘴跟我掉文,我看再读就得读成傻子!大长老也是明哲保身,对咱们契丹人的遭遇不敢多所过问,如今哪里还有人为契丹人说话?不过大长老倒是对了姓李的心思,听说即将走马上任,要去燕郡当燕郡令了!”

    于赖一呆:“燕郡令?”

    一直半闭着眼睛的丹朱木忽然睁开眼睛说了一句:“风雨将至!”举起酒碗抿了一口,复又闭眼,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长老若是去燕郡当燕郡令,那么荣哥长老怎么办?”荣哥是现在唯一还在掌权的契丹长老,于赖不由很是关心。

    骨里浑道:“荣哥长老任燕郡尉。”

    于赖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大长老担任燕郡令,荣哥长老任燕郡尉,难道李诚中就那么放心的把燕郡交到契丹人的手中?是否说明李诚中已经放松了对品部诸位长老的监管?莫非自己出头的日子也不远了?于赖忍不住有些兴奋。

    “好?好在哪里?姓李的弄了个预备营出来,勒令荣哥长老率部到柳城进行整训。预备营每营编制二百五十人,荣哥长老还要交出一百五十人来,分往其他预备营。”骨里浑对营州高层的治策非常关注,消息很是灵通,他补充道:“经过姓李的整训后的兵,还能算咱们的么?那就真个姓李了。再说了,燕郡尉有多大权力知道么?调动兵员不得超过五十人,而且还需要征询燕郡令的同意!”

    于赖神色变换数次,终于默然,良久,方道:“荣哥长老能同意?”

    “不同意又能怎么样?姓李的如今兵强马壮,荣哥要是乖乖的来柳城,一切都好说,如果敢不来,你等着看吧,大战将起!”

    于赖哀叹:“荣哥长老手下的四百人,已经是咱们品部最后的精锐了,这要是打起来,咱们品部还能剩下多少人?莫非真是天亡我品部?”

    一旁的丹朱木轻叹一声,又倒了一碗酒,这次不再小口品尝了,一饮而尽,却被呛得咳了几声。

    三人正在担忧着品部的未来,门外有人禀报,说是崔商到了。崔成也在今夜的被邀之列,或者说今夜的酒宴,崔成也是发起人之一。骨里浑连忙出去将他引了进来。

    崔成是带着赵横来的,他与骨里浑、丹朱木和于赖等三位长老这些时日早已处得极熟,便将赵横引荐给三人。听说赵横是赵家嫡系子弟,是赵大将军派来营州子弟中的主事人,骨里浑立刻恭敬了几分,将他引到桌前,亲自为赵横斟满一碗酒水。

    来的路上,崔成已经将此行的目的和盘托出,此刻赵横是又兴奋又忐忑,几碗酒水下肚后,方才将怦怦跳动的心情稍微安复下来。几人吃喝了一阵之后,话题重新引了回来,当即便说起这次调荣哥长老回柳城的事情。

    在座都是对营州高层心存不满之人,相互间也都知根知底,言语便直白了许多。骨里浑首先打开话匣,直奔今夜主题而去。

    “如今倒是一个机会,就不知大伙儿愿不愿意共谋富贵!”他虽然问的是“大伙儿”,实际上目光只在丹朱木和于赖身上转悠,他和崔成早已商议妥当,这次酒宴的目的是将两位长老也拉进同盟里来。

    “什么机会?”于赖问。

    “姓李的过于托大了,他有些急于求成。大军在南方小凌河作战,却不管不顾的强行征调荣哥长老回柳城,更可笑的是,他还同时进行什么‘北方指挥部’练兵,要将新军拉到和龙山北麓去训练。他难道就不想想,若是荣哥长老趁柳城空虚之际,突然举事,他该怎么收场!”

    于赖悚然动容:“这厮确实托大。”想了想,他又无奈道:“那又如何,荣哥长老亲眷就在城内,在李诚中眼皮子底下,他敢乱来么?”

    崔成阴阴的说了一句:“别忘了,荣哥的儿子卜登就是死在李诚中手里的。杀子之仇,谁能忍得下去?”

    骨里浑嘿然道:“咱们再添把火,与荣哥约定好了,他从城外,咱们从城里,到时一起发动,柳城没多少兵,足可一鼓而下!”

    于赖目瞪口呆,看着骨里浑和崔成,只觉口干舌燥。半晌后,期期艾艾道:“和龙山......离柳城不远,到时,到时若是大军回来,咱们,咱们怎生抵挡?”

    崔成一笑,道:“赵二郎今日已到虞候司作战处报到,弄一份训练计划是轻而易举之事,咱们比照着计划行事,只要将李诚中等人尽数处死,大军必然自溃。再者,某家崔二郎也调任后勤处,专管粮草事宜,届时掐住粮草,诸位还需担忧么?”

    当下几人便分派了各自负责的事务。崔成和赵横负责联络赵原平、崔和共同举事,赵横还要将训练计划弄出来,交给荣哥长老,以坚其心。于赖和丹朱木负责分头收拢和发动契丹人,到时候一齐动手。骨里浑则偷偷赶赴燕郡,联络荣哥。

    商议妥当之后,崔成道:“事成之后,赵大将军答允,以朝廷之令赐封品部官职,燕郡归品部,柳城归赵大将军,品部在柳城的一应损失,赵大将军负责发还赔偿,双方约为兄弟,荣辱共进!”

    第二天上午,赵横很是虚心的向杨可世等人道歉,并请借训练计划一观,说要好好请教和揣摩。他本身就是虞候司军官,这要求提得光明正大,杨可世便将甲计划取了出来,交给他仔细观看。赵横拣紧要之处细细看了几遍,然后才回到自己屋中,将所记内容一一录下,折成密信,塞入袖口之中。找了个理由,他出得总部衙门,便赶往崔成所居的福如客栈,将密信递给崔成。

    这些事情做完后,赵横又去寻赵原平和崔和两人,约好晚上兄弟们共聚。

    虽说都是赵家子弟,但经过一个月的白狼山军校训练,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尤以赵原平和崔和两人变化最大。虽说昨夜拍着胸脯保证,要将两人拉入这次举事之中,但见了面后,赵横却有些心虚,不敢轻易讲出自己的来意。

    他先是试探着问了问两人对营州军的观感,却不想赵原平和崔和两人竟然为之大唱赞歌。这一番交谈之下,赵横也有些吃不准了,便不敢再提举事的事情,只是将话题岔开,讲了些别的。对自家这两个弟兄,赵横忍不住生起了几分怨气,当下暗道,等柳城易主之后,看你二人还怎么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