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6:10
字数:823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片刻之后,寂静的渤海国军阵立刻哗然,将士鼓噪,痛斥唐军卑鄙无耻。

    乞活买见渤海军陡然气势转盛,向李诚中一摊手,道:“射完了。都督让我射的。”那意思是这一箭把对方战意勾起来了,这可是你吩咐的,这时候你可别怪我。

    李诚中满意的点点头,赞道:“好箭!”心中欢喜,眼巴巴的等着对方来攻。指使乞活买箭射敌将可不是李诚中心血来潮,他刚才见对方战意不盛,怕的就是对方不主动进攻。两军兵力悬殊,虽然李诚中对胜利持有信心,但如果由对方主动进攻的话,李诚中不介意先给对方多造成点损失,自己的伤亡会更轻一些。

    这一箭的效果非常好,渤海军如李诚中所愿,开始主动进击。

    渤海军照例是发出一波箭雨,这波箭雨基本无效,大部分落在了两军阵前的无人地带,只有稀稀落落一些飘洒进了营州军前列,也没有什么力道,被前两排的刀盾兵举盾轻易格挡开来。虽然无效,但却为渤海军壮了几分行色,上千名渤海军士挺枪向营州军发起冲锋。

    渤海军甫一发动,营州军藏在刀盾兵身后的长枪兵早已换上长弓等候多时,随着军官的令下,数百支大箭升空,然后急速下坠,正好迎头撞进冲过来的渤海军密集大队之中。只听一阵阵惨叫声响起,渤海军立刻成片倒下,剩下的依照惯性还在前进,又是一片箭雨射来,紧凑的渤海攻击军列中立刻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稀疏和空白。

    攻击的渤海士卒面对突然而至的远程箭幕打击,立刻呆滞,也不知是谁率先大喊了一声,剩下的几百人马上掉头,蜂拥着跑回了己方军阵,将渤海军阵冲得就是一阵混乱。

    营州军后排士卒第三支大箭还没发出,就听各队队正紧急喊停,他们莫名其妙的透过前排刀盾兵站立的缝隙看出去,才发现对方已经逃了回去,都不由面面相觑——这......也太不禁打了吧?

    乞活买在李诚中身边忍不住叫道:“都督,敌阵乱了,让骑兵冲锋吧。”

    李诚中也愣了,道:“你确定?”

    乞活买顿足道:“快啊!战机稍纵既失,再不冲就来不及了!”

    安端全和蒲敌臣也忍不住在一旁帮腔:“都督,冲吧,敌阵确实乱了。”

    其他营州军军官则不发一言,只是默默等候命令。

    李诚中摇了摇头,道:“还没有彻底乱。”

    乞活买道:“前阵已乱,只要都督给我五百人,我保证能够杀进去!”

    李诚中道:“敌军人数太多了,这样虽然能胜,但纠缠在一起,我军损失也必定不轻。”

    乞活买急道:“就算损失个三、五百人又如何,这样,都督给我五百人,我保证损失之数控制在三百之内,必可突破此军阵!”

    李诚中还是摇头,乞活买气道:“二百人!损失超过二百人,我割了自己脑袋!”

    李诚中继续摇头,乞活买无语,恨恨的在一旁捶胸顿足。李诚中被乞活买逗乐了,忽然问道:“乞活买虞候,你听说过零伤亡战争么?”

    “零伤亡?都督在开玩笑?”乞活买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叫道:“都督疯了吧?”

    一旁的钟韶听不下去了,向乞活买喝道:“军阵之中,对都督恶语相向,乞活买虞候不怕犯了军法么!”

    乞活买撇了撇嘴,不敢多说,却仍是不服气。

    李诚中摆手制止了钟韶的斥责,向乞活买微笑道:“乞活买虞候,我跟你打个赌,你愿不愿意?”

    乞活买问:“什么赌?”

    看着对面被一阵箭雨就撼动了阵脚的渤海军,李诚中此刻忽然信心满满:“如果此战零伤亡击溃敌军,乞活买虞候从此死心塌地为我效力,如何?”

    乞活买完全不信李诚中的“鬼话”,不屑道:“如果真能做到零伤亡,我乞活买的命从此就是都督的!”

    “果真?”

    乞活买再次被李诚中激怒,叫道:“我乞活买是契丹好汉子,说过的话哪有不算之理!乞活买向青牛白马祖神誓言,若是都督能做到此战零伤亡,乞活买死心塌地为都督效力一生——不!子子孙孙都为李氏尽忠,有违此誓,天诛地灭,死后魂魄不得入贺兰山祖庭!”

    “很好,乞活买虞候好好看着吧。”李诚中笑道。

    乞活买冷哼一声,转头他顾。

    钟韶虽然一直维护李诚中,但此刻也不禁小声道:“都督怎可与这厮赌誓,零伤亡......恐怕有些难。”其实他的想法里,要零伤亡战胜对手,不是“有些难”,而是根本不可能。

    李诚中向钟韶眨了眨眼睛,小声道:“怕什么?输了便输了,咱老李又没啥损失。”

    钟韶仔细回味了一番刚才两人的赌誓,忽然醒悟,乞活买气晕了头,根本没考虑自家都督输了又该如何,不觉偷笑。

    渤海军好不容易将溃兵整顿完毕,收拢到后阵,招讨使朱承玉才松了口气,他又向左右道:“看来唐将也不懂兵法,若是刚才率军急攻,我军恐危矣!如今嘛.....哼哼!”众将又是一片恭维。

    朱承玉口头上讨了便宜,但却对唐军超远程的弓箭心存恐惧,道:“唐军擅射远,为之奈何?”

    一将道:“适才乃引冲军出阵,未携盾牌,故此损者颇重,下一阵不若遣跳荡军上前,可挡敌军箭矢。”

    朱承玉点头,随即传令跳荡军出阵。说到底,他心里还是以为己方强势,敌军弱势,毕竟己方三、四倍于敌军,怎么说也是占优的局面。

    两千名持盾提刀的跳荡军士卒自后方出列,在渤海阵前聚集,随后同声呐喊,举顿向前。但这次却没有刚才引冲军那般猛烈的气势了,走得小心翼翼,边走边从盾牌后偷眼观瞧唐军举动。

    营州军军阵作战程序是早就演练过无数遍的,也不用李诚中多说,数百张长弓嗡然再次奏响,半人高的大箭再次向渤海军急飞而来。渤海军连忙矮下身子,持盾向斜上方遮护,就听一阵密集的破木声响过,紧接着又是一片密集的惨呼声,跳荡军手中所持的盾牌竟然挡不住大箭的穿透力,数百军士当场就被大箭连盾牌带人串到了一处。

    跳荡军受不了这种伤亡,身边弟兄被硕大的箭杆连人带盾扎在地上的场景太过恐怖,无数人同时转身就向后跑,生恐被唐军第二波箭雨追上。

    朱承玉大怒,不过这次他已经有所准备,刀斧手早在阵前等候,连续砍翻了数十名最先逃回来的跳荡军士卒,才算将溃势止住。他大叫道:“都给本将回去厮杀,只要冲到唐军阵前,便能免箭矢之祸!再有敢转身回逃者,一律处死!斩首一级,赏钱三万!”重赏之下,跳荡军鼓起气势,再次转身攻向营州军本阵,不过这次他们跑的就快许多了,都拼命想冲过营州军的大箭打击。

    同时,朱承玉命令渤海弓手向营州军发箭还击。渤海军的箭矢够不着营州军,少数射得远的,也力道尽矢,反是部分弓手承平日子过得太久了,疏于训练,开弓乏力,箭矢射得太近,反而伤了自家正在冲刺的跳荡军士,引来本阵内一片咒骂。

    营州军有条不紊的遵照军官指令再次连发三矢,对渤海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不过渤海军仗着人多,还是冲过了大箭的射击范围,眼见对方冲到近前,营州军随即抛弓换枪。

    冲过了箭矢覆盖范围的渤海跳荡军终于松了口气,他们可以不用再忍受那种巨箭的残酷打击了,可当他们冲到营州军面前时,却再次将刚松下去的那口气又提了起来——营州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阵形变化,从位于前排的刀盾兵后面忽然冒出密集的长枪枪林,铁制的金属枪头在阳光下闪着冰冷的寒芒!

    如林的枪刺立刻让渤海军士心中冰凉一片,冲在最前面的拼命停步,却被身后的士卒挤向前面,跌跌撞撞的碰了上去。

    当枪阵遇到主要用于近身攻击的密集刀盾兵时会是什么状况?

    直刺、斜刺——直刺、斜刺——直刺、斜刺......营州军的长枪攒刺技术十分简单,就那么两个动作,但却极为有效!长枪顺着盾牌之间的一处处空隙中刺了进去,拔出来后枪尖上已然沾满了鲜血......

    一场屠杀!

    乞活买睁着大眼目睹了发生在面前的一切,枪阵将撞上来的渤海刀盾士兵刺成一个个血人的结果他并不吃惊,他吃惊的是,营州军竟然再次变阵!而且这次变阵的时机抓得妙到毫颠,变阵的过程又简单到了极处,看得他心旷神怡!

    整个过程是这样的:营州军在敌军冲到阵前三十步内开始变阵......前两排刀盾兵如同牵线木偶一般同时向前向后分列成四排——紧邻的两人中一人跨前或者跨后一步,另一人原地不动,然后第一排和第三排同时向右一步,于是一条条通道出现。后两排枪兵同样在同一时刻完成了这个动作,只不过其第二排和第四排统一向左一步,与前方刀盾兵形成了交错的队形,他们沿着刀盾兵闪出的通道,齐步向前,然后将刚才所作的动作重复一遍,只不过这次是还原的过程。

    描述起来很复杂,但完成得却很迅捷,阵型调整完毕后,渤海军刚刚冲到十步之内。这需要怎样的从容不迫,需要怎样的协调划一!

    这样的变化在乞活买眼中显得非常神奇,但却是每一个营州军士兵印入骨髓之中条件反射般的反应动作,这样的动作,他们在新兵训练中每天都要完成至少十遍!

    乞活买望向身旁的安端全和浦敌臣,这两人都已经看得呆住了,阵列变化完成已经很久,安端全兀自喃喃道:“强军......好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