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4:38
字数:756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闭着眼睛听完崔二的详述,崔成蓦地睁开眼睛,冷笑道:“可笑,可笑之极!他李诚中以为自己是谁?是卢龙节度使么?是安东大都护么?四条商道?先不说其余,就平州商道便是他能做得了主的?狂妄!”

    崔二默然,低声道:“商路的事情他们确实有些狂妄自大,但这甲等资格,咱们崔记是不是争取一下?单今年就有二十万贯的官府采买,明年还有三十万贯,这笔钱若是眼睁睁放过去,某还真是不甘心。”

    崔成想了想,道:“莫急,咱们沉住气,不信他李诚中不来找咱们!”

    崔二无奈,道:“可商贸科王科长说,五日内就要向催税科缴税。否则便要查封货物,三叔,你看......”

    崔成不屑道:“他敢!咱们崔记的货物,放眼整个河北,没人敢查封!”

    崔成说完这话的第二天,就得到消息,李大将军离开了柳城。他有些不敢置信,更有些气急败坏,向崔二嘶声裂肺的嚷嚷:“怎么可能?他怎么敢?他竟然真的不来见咱们!这个小儿,这个无赖,他强了咱们的战马,居然就这么走了?他不知道这么做会触怒大将军吗?触怒大将军的后果他承担得起吗?”

    无论崔成如何愤怒,如何不解,李诚中就是没有搭理他,崔吉安信中所说‘李诚中会乖乖将战马奉还’一事完全没有发生。崔成气急败坏之下,感受到心灵的严重创伤,他决定立刻离开柳城,返回幽州,他要向崔吉安禀告他在柳城遭受的不公待遇,要让李诚中承受大将军的怒火!

    崔成吩咐崔二收拾行装,打点货物装船。崔记这次共有三艘海船停靠在柳城外的大凌河口,装船后可顺大凌河直入渤海,至幽州漳水入海口进抵潞县,潞县至幽州城只有四十里旱路,这也是崔记对柳城所谓平州商道不屑一顾的原因——他们用不着平州商道。

    就在一切收拾妥当,准备离开的时候,崔二极为狼狈的和几个看管仓库的仆役赶到了福如客栈。

    “三叔!大事不好了,咱们的货都被长史府封了!”

    “什么?封了?他凭什么封咱们的货?”崔成瞪大双眼,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崔二语带哭腔道:“长史府说咱们携货逃税,就在刚才,将货物押回库房封存了。催税科的廖副科长带了兵丁过来的,他说首次警告,补齐税款才能走,若是还有下次,就要没收全部货物,还要抓人。”

    崔成急怒攻心,险些晕倒,稳了稳身子,当先就往仓库赶去,其他人纷纷跟在后面。崔记仓库离福如客栈不远,一炷香时分便到了这里。崔成一看,果然如崔二所言,库房正门紧闭,上面交叉着贴了封条,四名兵丁跨刀守住正门,外面围了许多百姓,都在窃窃私语。其中几个认识崔成的行商,见他过来,都是勉强一笑,然后退开,生怕惹上麻烦,并不敢多说。

    崔成想也不想,上去就要撕扯封条,却被四名兵丁拦住。崔成指着兵丁破口大骂,那几个兵丁脸色就是一变,上来就将崔成摁倒在地,取出绳索上绑。好在崔二有些眼色,连忙上前好说歹说,赔了千万个不是,那四个兵丁方才作罢,解开绑在崔成身上的绳索,领头那个一脚将崔成踢了个筋斗,大声道:“赶紧滚开,若是再搅扰某等公干,便将你锁了去投入大牢!”

    崔成兀自在地上撒泼大喊:“尔等强抢货物,也不怕天理王法!待大将军领兵过来,统统化为齑粉!”

    那领头兵卒道:“妄图携货私逃,你还有理了?快去补缴商税,莫在这里胡搅蛮缠!”

    崔二几个连忙将崔成抬走,不停的给兵卒弯腰赔礼。

    崔成被抬走后,头脑也冷静下来,挣扎着脱出崔二等人的搀扶,仔细考虑着该如何报复。他是崔记名义上的东家,又仗着赵大将军的势头,这些年何曾受过委屈,今日货物被封,身上还被兵卒踹了一脚,于他而言,算得上奇耻大辱。想来想去,始终不得方法,最终还是决定先将这些货物想办法弄出来再说。

    他来到品部大长老完失明的宅院,想要求见完失明,却被门房告知,大长老重病缠身,不见外客。崔成这个气啊,昨天两人还见过面,今天就说重病缠身,这不是明摆着不想见自己么?自己这几年不知送了多少好东西给对方,真正到了出事的时候,对方就当起了缩头乌龟。

    大长老完失明当然没病,他这会儿正在茶房中品茶,用的茶具还是崔成送给他的那一套。完失明年庚已长,在柳城的这几年坐享安逸的生活里,也早已消磨掉了心中的斗志。品部的命运掌握在李将军手中,能战的主力早已被打残了,剩下的丁壮也大多被征募到新的营州军里,他只求能够安享晚年,哪里敢再招惹是非。

    听说崔成在门口骂了两声后离开了,完失明不动声色的举起茶盏轻啜了一口,满意的咂了咂嘴,回味着留在唇齿间的茶香,心中却对崔成公然挑衅长史府的作法不以为然,你以为还是当初么?真是不识时务!

    崔成一腔怒火无处发泄,挨个登门求告过去曾经交好的品部长老,只不过他的求告实在是强人所难,这些长老都属于品部降臣,如今自保都来不及,哪里还敢管他的这些闲事?有闭门不见的,有推脱不在的,还有好言安抚的,总之没有愿意帮忙的。崔成来到最后一家的时候,已经有些灰心了,正犹豫着进不进去的时候,却见大门打开一角,一个仆役冒出头来,左看右看见四下没人注意,冲他勾了勾手,示意他快些进去。

    品部长老骨里浑在自家府中招待了崔成一顿好茶水,崔成将自己的遭遇诉说一遍,骨里浑叹了口气:“兄弟,不是某不帮你,如今柳城是人家的天下,你这番折腾,又能折腾出个什么模样来?”

    崔成道:“难道眼睁睁看着这帮匪类将某的货物强去?某回幽州如何交待?”

    骨里浑低声道:“忍口气吧,将商税补上。一切留待来日再说。”

    崔成一听,似乎骨里浑话中有话,不觉一怔。只听骨里浑道:“你们汉人有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必只看眼前?”

    崔成琢磨着对方话里的意思,试探道:“长老有什么方法可以教某?”

    骨里浑一笑:“兄弟的后面站着赵大将军,柳城这边得罪的是赵大将军,自有赵大将军出头,兄弟着急什么?到时候自有扬眉吐气的一天。”

    崔成小声问:“若是有那一天,长老如何打算?”

    骨里浑肃然道:“兄弟平素待骨里浑不薄,说实话,遇到这番遭遇,骨里浑也为兄弟不忍。李将军和冯长史确实有些欺人太甚了。若是兄弟不嫌弃,将来需要骨里浑的时候,骨里浑绝不敢皱半分眉头!”

    从骨里浑府上出来,崔成心神大定,决定暂时忍耐。他吩咐崔二去长史府缴纳商税。

    崔二带了两个随从来到长史府,被门房拦住:“何事来此?”

    崔二塞了一把铜钱过去,笑道:“这位,某是来缴纳商税的。”

    那门房如接了烫手山芋一般,一抖手将铜钱塞回,斥道:“你想害死某不成!今后少来这一套,有事说事!缴纳商税是吧?随某来。”说着,将崔二领到长史府旁的偏院,这里有一道新开的门正对大街,进进出出不少人,门口值守了几个兵卒,那些兵卒却对进出人等概不过问。

    那门房一指这里,道:“催税科就这里边,只管进去缴纳便可。”

    崔二得了指点,来到那处门口,他见别人进出都不用通禀,便也犹豫着往里走,却见值守兵卒果然目不斜视,并不管他。他让随从在门口等候,自己往里进去,在别人指点下来到一处厢房。

    厢房中放着一张桌案,后面是一个正在整理账册的文吏,崔二忙上前见过。

    那文吏从桌上点出一摞卷宗,找到其中一张,看了看,道:“崔记货物已经盘过,估值一千三百贯,需补商税两百六十贯,你们是交钱还是以货充抵?”

    崔二对自家货物的价值当然知晓,这个估值是以在柳城的市面价格来算的,大致相当,只不过贩运到幽州后,这批货物至少要翻上一番,做得好的话,两番都不止。

    “以金交税可否?”两百六十贯恐怕得装半车,不是崔二和两个随从能够携带的,是以他带来的是金锞子。

    那文吏取过一旁的算盘,噼里啪啦敲了一遍,道:“九足金,三十五两七钱!”

    崔二连忙从背上的包裹中取金锞子,那文吏却不接,只是提笔写了一张单据,道:“出门左转第二间,去那里交。”

    崔二按照指点缴完商税,带着凭契回来见崔成:“三叔,缴纳完毕了,咱么可以回去了。什么时候走?好让他们装船。”

    却听崔成道:“不走了。你明日着人将货物上船,让孔大郎送回去,然后到长史府换取乙等行商资格。这里有封书信,让孔大郎务必送到崔从事手上。”

    崔二有些吃惊:“三叔不打算回幽州?”

    崔成冷笑道:“某还要留下来,看着李诚中和冯道小儿把吃了咱们的都吐出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